據(jù)克拉克森數(shù)據(jù),4月,全球新船訂單量共計98艘305萬CGT,其中中國船企接單量達(dá)53艘164萬CGT,占比54%。而韓國船企接單量為34艘119萬CGT,占比39%,居第二。排名第三的芬蘭船企接單量為2艘8萬CGT。
前4個月,全球新船訂單量同比增長一倍以上達(dá)到了1543萬CGT,與2016年造船業(yè)遭遇有史以來最嚴(yán)重蕭條時的同期數(shù)據(jù)相比,更是增加了兩倍以上。
前4個月,中國船企接單量共計248艘約705萬CGT,排名全球第一。緊隨其后的是韓國船企,接單量共171艘約682萬CGT,位居第二。日本船企排名第三,接單量共35艘約103萬CGT。
截止4月底,全球手持訂單量達(dá)到了7695萬CGT,相比3月底增加了95萬CGT(1%)。其中,中國船企手持訂單持續(xù)位居世界第一,共計2898萬CGT,占比38%;其次是韓國船企,手持訂單量2472萬CGT,占比32%;第三是日本船企,手持訂單量837萬CGT,占比11%。
與2020年同期相比,韓國船企手持訂單量顯著增長,增加了339萬CGT,增幅達(dá)16%。中國船企手持訂單變化不大,增加了39萬CGT,增幅1%。日本船企手持訂單量大幅滑坡,減少350萬CGT,降幅30%。
在新船訂單增長的同時,船舶造價也相應(yīng)提高。4月克拉克森新造船價格指數(shù)來到133.76點,相比3月上升3.56點,同比增長4.2%。